青春政读书 | 《战争,枪炮与选票》:最底层10亿人国家的政治暴力与治理困局
摘要: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理想,更严谨的社科研究与书写
《战争、枪炮与选票:危险地区的民主》是英国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的著作。科利尔曾担任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组主任,长期关注和实地考察了被较多国人所不了解的世界“最危险地方”。更为难得的是,该书并非作者纯基于个人经验或感悟的侃侃之作,而是充分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系列扎实的前沿学术成果,展开了信息量密集的、基于证据的严谨推理和论证,最后从全球治理层面为解决最底层10亿人国家的政治暴力和治理困局提出了建议。
5月28日晚,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刘颜俊老师为同学们导读《战争,枪炮与选票》,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为何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常陷入政治暴力、民主在极端贫困国家为何失灵、以及国际社会怎样做才能利于这些国家摆脱“贫与乱”的陷阱而不是帮倒忙。
一、导读老师介绍
刘颜俊,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博士。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比较政治和中国政治,关注政治态度、政治心理与行为、政治代表与问责、身份与不平等的政治、再分配性社会政策及其政治后果等方面,也对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动有研究。
二、导读作品简介
在《战争、枪炮与选票》中,保罗•科利尔探讨了为什么政治暴力在最底层10亿人的社会里如此普遍,以及如何才能遏制它。在世界经济最底层的国家里,暴力一直是通往权力的主要途径。政治暴力本身是祸根,同时也是建立负责任的、合法的政府的障碍。科利尔破除“选举迷信”,建议通过国际社会与极端贫困社会的“共同治理”,使国际社会只需较小干预就能控制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内在的政治暴力,把民主体制的破坏势力转变成其捍卫力量。
三、导读内容
1. 推荐理由
《战争、枪炮与选票》一书的副标题“危险地区的民主”常被读者所忽略,实际上这是这本著作的核心关切,如果能结合作者之前的另一本书《最底层的10亿人》来阅读,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在《战争、枪炮与选票》中,科利尔探讨了为什么各种形式的政治暴力在最底层10亿人的社会里如此普遍、成为获取权力的主要途径?化约为选举的民主为何失灵并助长了政治暴力?如何才能帮助最底层10亿人摆脱暴力、贫穷和专制的恶性循环?该书对于国人了解全球最落后地区的政治状况、穷乱困境以及当前有关国际干预和全球治理的各种措施,都具有弥补短板的重要价值。另外,难能可贵的,作者基于个人的研究和大量利用严谨的前沿学术成果,展开推理论证,提出的每一个论点都有证据的支持,作为较深入的入门读物,对同学们初步领略和体悟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2. 主要内容
为何民主道路没有减少贫穷国家的政治暴力?
作者的关切依然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权力及为获取权力所导致的政治暴力。人类文明史也可看作是权力获取途径从暴力向非暴力的转变。然而,政治暴力如今在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里依然普遍,这是为何?冷战后的民主化浪潮中这些国家纷纷采用选举制,为何没能抑制政治暴力?如何帮助这些国家走出困境?这是这本书要回答的一些主要问题。
科利尔首先破除了“选举迷信”。政治暴力是权力斗争的一个机制,而民主是暴力的一种替代性机制。人们通过定期投票取代暴力循环来获取权力,因而民主能降低政治暴力发生的概率。具体为何呢?其逻辑在于民主具备“政府问责+执政合法性”两大机制。“政府问责”意为,政府通过选举上台,对选民负责,只能通过努力满足民众诉求、搞好政绩才能连任,否则下台。独裁者也可能有好政绩,但好政绩对其而言不过是一个选项而已。民主制督促领导人履行职责,提高政府成绩,如此导致民众不满的基础就少了,人民就不太可能拿起武器反对政府,政治暴力就减少了。“执政合法性”意为,选举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就算反对党有非议,也不能合法、正当地诉诸暴力进行对抗,即使暴力抵制,也不能赢得太多支持,只能靠赢得选举来实现目标。
一般推理虽如此,但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走上民主化道路后,各种形式的政治暴力反而更加严重,这是为何?作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民主对政治暴力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里是有差异的。对于发达国家,民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减少了政治暴力;而在极端贫困国家,民主反而火上浇油,加剧了暴乱。这是因为,民主的两个机制“政府问责+执政合法性”在极端贫困国家失灵甚至被扭曲了。首先,这些国家的选民难以得到充分和可靠的信息以了解国家状况和评估在任领导人。这既源于这些国家不良的信息媒体环境,也牵涉到这些国家的动荡的经济环境,比如这些极端贫困国家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巨大,本国政府往往无法掌控,但选民如何分辨经济危机的真实原因呢?贝宁、乌干达和马达加斯的选民就因无法避免的外部冲击而惩罚了本来表现不错的在任政府。
其次,这些极端贫困的国家大多也族群多元,族裔身份左右大部分选票,很少人会基于领导人政绩优劣去投票。如果政客无须好政绩就可当选,那么“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有志从政者的类型就会改变。事实上,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里有许多罪犯跻身竞选。这些都还只是政客按规则竞争下的不良情形。更不幸的是,在大多数极贫困国家,“民主”被化约成“选举”,缺乏一系列制衡机制,使得选举实际成为政治强人合法化的工具。政治强人之所以接受“民主化”,是因为他们自信能靠各种非法、舞弊或隐蔽方式获得连任。加之族群身份政治的影响,选举优胜劣汰的规训效应难发挥,而善于煽动仇恨、制造敌人的政治家却更有机会。这在受殖民主义影响的国家传统薄弱、部落传统强大的许多非洲国家很明显,选举常成为族群冲突的火药桶。基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一项自然实验研究就揭示了,要降低族群多元性的损害,需建立超越族群的宽泛的国家认同。在2007年肯尼亚选举后参与族群冲突的卡伦金族并非诞生于远古历史,而是因1942年的英国征兵广播而产生的,这和坦桑尼亚的例子也都展示了身份认同的可建构性。
极端贫困国家的政治暴力问题如何解决?
——实行专制?就经济发展而言,在族群多元国家,专制比民主表现更糟。尽管独裁的贫穷国家享有某种暴力垄断红利,降低了暴力冲突的爆发频率,但其暴力冲突规模却特别巨大,有些专制统治甚至造成了彻底的失败国家。
——建设民族国家?对想要迅速进行政治动员的“政客”来说,诉诸排他的身份族群策略更高效。毕竟,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本身就罕见。此外,对于族群间历史积怨已深的国家,建构民族国家的认同十分困难。历史上,无论东亚和西欧的民族国家的建构往往通过持续残酷的战争来完成,然而今天“战争建国”道路既不现实也不道德。
——国际援助?有研究表明,国际援助对于极端贫穷国家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在这些国家,援助资金通常在政府支配下,这些政府可能腐败无能而中饱私囊,更糟的是被政府用来发展军队和武器,极端贫困国家大概40%军费开支由援助买单。另一方面,外援可能成为内部改革的替代方案。历史表明,责任政府的形成与政府的征税需要和国家能力建设联系在一起。外来资金替代了征税方案及其政治效应。许多贫穷国家税收低,却并未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反而使这些国家民主和国家能力建设都失去动力。
——国际贸易?国际市场对极端贫困国家的帮助有限。极端贫困国家依靠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参与国际市场,资源诅咒和富国穷民的效果容易产生,也容易爆发争夺资源的内战。国际价格的暴涨暴跌也让其出口经济十分脆弱。
那么,对于最底层10亿人的不幸,我们是否束手无措?根据其诊断的政治暴力困境的前述机理,科利尔从全球治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颇理想化的建议:国际社会和贫困社会的共同治理。具体方法包括将公正的选举和国际反政变承诺挂钩;将国际援助与政府预算收支的透明和廉洁度挂钩;国际社会提供安全防御保障等。这些建议被部分学者理解为“新殖民主义”,科利尔也对相关质疑做出了回应。
四、师生互动
导读结束后,刘颜俊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回答。对于怎样看待科利尔的建议“理想化”的问题,刘老师指出作者长期在世界银行工作,因而其建议侧重于从国际社会的力量入手而不是随便大而化之地全方位罗列,作者苦心孤诣的几条建议,就其建议发生效力的内在激励逻辑而言还是较清晰的,只是如此良善的国际行动的“原动力”何在,这无疑对国际社会给予了太高的道德和协作一致的厚望,在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日益高涨的今天则更难期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任重道远。也有同学提出,我国农村地区宗族大姓影响基层选举的现象与书中族群政治损害民主的问题有共通点。对此,刘老师予以肯定,道理很相似,分析层次有差异,指出除了科利尔书中提到的建构认同的一些做法外,政治科学中尤其对非洲和少数拉美国家,也有大量针对性的经验、实证和实验研究,比如采用教育项目、信息和心理干预、精巧的选举制度设计等方法,根本上还是着眼于对公民性身份认同和社区共同体的建构。
最后,刘颜俊老师提出了对同学们的阅读建议和期望。刘老师指出本次导读只涉及到了本书的部分内容,而该书实际触及到了比较政治学的诸多经典和前沿议题,比如选举和民意、民主与独裁统治的运行机制、国家起源和构建、族群政治、政治暴力与内战、政变、国际维和与干预、国际援助、发展的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主权等。每一个章节都处理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问题,广泛利用了来自历史、案例、田野考察、统计分析、实地实验、自然实验、博弈分析等作者和他人的学术成果。虽然还有种种缺陷,但作者在进行逻辑推理和采用证据论证时尽力追求严谨性仍值得大家学习,读这种书可能烧脑(作者语言虽平白幽默,信息量依然很大),但对训练学术思维极有益。另外,作者的研究关注于世界最底层10亿人的状况,显然有知识分子践行责任伦理的追求,这也启示同学们作为崛起中国背景下的新一代董事长要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共同体理想。更可贵是,作者这种知识分子的责任心不只是体现在道德勇气和对良善政治的思辨上,还更体现在对重大政治问题严谨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累积的熟悉和把握上,因为只有尽力去伪存真、粗中有细、明辨机理,我们才能避免仅仅停留在对“国家”、“民主”、“制度”、“主权”等字面上的泛泛而谈,真正获得审慎熟虑的智慧,从而推动全球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五、阅读感悟
经过这次读书会中老师的讲解,我对《战争、枪炮与选票》这本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极端贫穷的国家和它的政治暴力问题。以及为什么以选举为代表的种种民主社会的运转工具远远不是解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弊病的灵丹妙药。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6级本科生冯同学
刘老师导读的《战争、枪炮与选票》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收获很多。从政府问责和执政合法性谈到贫穷国家存在的政治暴力,从贫穷国家内部的“民主”到国际社会如何保障真正的民主,层层递进,使我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到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在导读中提出的不仅要关注第一、二世界,也要关注第三世界,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等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6级本科生张同学
把民主化约为“选举”是危险的,在缺乏制衡的环境下,贫困国家的很多政治强人通过打压公民社会、选举舞弊、操纵选举委员会或法院、削弱反对派政治自由等方式,轻易把选举改造成威权统治的合法化机制。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保住权力,手段则可以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下,选举很容易成为政治强人的囊中之物。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7级本科生黄同学
刘老师对《战争,枪炮与选票》的导读令我认识到民主与专治并非无条件地正确和无条件地错误,所有的判断都需要通过细致的钻研和严密的逻辑来得出。同时老师提到的政治科学的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令我受益匪浅。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7级本科生吕同学
听了刘老师对《战争、枪炮与选票》一书的精彩解读,我对贫困国家的民主失灵问题有了更多了解,相信本书对于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有所启示。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8级本科生翁同学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