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约】举办本学期第六期本科生导师组见面会
4月21日中午,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第六期本科生导师组见面会在学院126室顺利举行。陆军、张波、沈体雁、刘颜俊四位老师和来自2019级、2020级的本科生同学共进午餐,并就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畅所欲言的问答交流。
首先,导师组组长陆军老师介绍了举办本次午餐会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就2020级本科生的专业分流选择,2019级本科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规划,以及大家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
随后,几位老师就各自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以及主要学术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刘颜俊老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心理与行为领域,张波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土地经济和房地产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沈体雁老师指出地理位置、空间、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自己在城市治理和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
在自由问答环节,十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向导师们提问。具体涉及了土地财政问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外来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大众心理对政治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同学们浓厚的学术热情,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与鼓励。
针对这些问题,每一位老师都从专业的视角给出了详尽的解答与指导。张波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我们对某一话题感兴趣,要去仔细查找文献,然后梳理总结不同年代的学者提出相似问题的路径有何不同?是方法、立场还是其他方面有所变化,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视角”。张老师还指出,整个研究过程不能着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好走稳。
有同学对学术研究感到气馁,认为提出好的研究问题很难,想了解如何提升研究能力。刘颜俊老师指出,学术是站在前人、巨人肩膀上的可累积性创新。当同学们努力后发现某问题并不那么新了、前人已有讨论而感无力时,这才是学术长进的开始。无知者最无畏,开始知道自己无知是长进,知道自己也还是知道一点是智慧。学术是在面对浩瀚无知空间的已知边界上寻求一点突破。对本科生而言,了解某问题的学术积累后时有沮丧是合理的,因这是阅读深思后的澄澈。可调整预期、切磋琢磨,学术创新有不同方面:新问题、新假设、新逻辑或故事、新数据或材料、新方法。难有研究面面俱到,能在某方面有扎实改进,就能拓宽学术之林的边界,产生可累积的学术价值。另外,对如何培养原创性思维,刘老师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大量阅读文献。量变带来质变,尝试从不断演进、相互印证和争论的文献中找到研究缺口。第二,善于观察现实。变化的现实政治、社会生活展示了丰富且富异质性的信息、模式,尝试从现实中提炼有趣的猜想。最具原创性的研究问题多来源于现实的激发和启迪。
本次导师会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们的答疑解惑也让同学们获益匪浅。沈体雁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多找老师们进行交流沟通,并表示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参与到老师们的研究团队中去。
阅读次数: